如何避免購入凶宅
很多準買家買樓時都擔心會買到凶宅,除了害怕住進去會渾身不適、會有怪事發生外,也會擔心難以申請按揭及日後轉手困難。究竟什麼是凶宅?什麼情況下單位才會被稱為凶宅?如何查出凶宅?什麼是凶宅?香港的地產市場上和法律上並沒有為凶宅作出定義,沒有法定文件解釋何謂凶宅,只能依照一般人的廣泛認同定出一個模糊的框架。在一般情況下,除非傷者出現身體僵直、腐爛、出現屍班或身首異處等明顯死亡徵狀,救護員才可在案發現場斷定傷者已經死亡。如有人在家中服毒自殺,沒有了呼吸及心跳,但救護員到達時並未發現上述明顯死亡徵狀,傷者被送抵醫院後才由醫生宣告搶救無效,該個案的死亡地點便是醫院而不是家中。假如傷者在家中被直接宣告死亡或送抵醫院後不久便宣告搶救無效,會有較大機會被紀錄為凶宅。相反,如果隔了一段長時間才被宣告死亡,或因其他併發症而身故,被紀錄為凶宅的機會較少。因此,要定義一個單位是否屬於凶宅,可能視乎不同方面的考慮。死亡原因非自然死亡個案,包括意外、他殺或自殺死亡個案都會被視為凶宅,例如墮樓、劫殺、燒炭或摔倒後失救等。而自然死亡的個案,被認定為凶宅的機會較少,例如老人在家中因長期病患身故,法律上會被判定為自然死亡或病死,通常都不會被當作凶宅。死亡時間即是單位內死者的陳屍時間。如果死者屬於自然逝去,但是屍體經過一個月、屍身已經腐爛後才被人發現,這種情況也會被當為凶宅。死亡地點假設兇案發生於單位內,那該單位必然成為凶宅。另一方面,假設死者由30樓跳到5樓單位平台死亡,30樓和5樓兩戶單位,均會成為凶宅。公開程度如果所發生死亡事故十分轟動,發生的意外曾經上頭版新聞,變成眾人知曉的凶案大廈,凶案同層的單位可能也會遭受牽連,成為銀行拒批按揭的凶宅。如何避免購入凶宅查核凶宅網在Google, Yahoo等搜尋網站,輸入「凶宅」,便搜尋到多個坊間的凶宅網,雖然在凶宅網上標註的凶宅不會清楚列明詳細地址,而是提及哪一個屋苑哪一座,是高層中層或是低層,發生過甚麼事等等。但是,也能夠提供足夠的資料讓準買家警醒,準買家也可尋找相關新聞圖片,自行比對周圍環境,確認單位座向。如果準買家發現自己想要購入的單位與凶宅網上的資料相似便要格外小心。然而, 凶宅網也有可能不會把所有凶宅的資料都包括在內,所以凶宅網沒有紀錄也不代表你的單位不是凶宅。因此準買家還需要再進一步向銀行查證。向銀行查詢估價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前,準買家可登入各大銀行的估價網站,輸入單位的詳細地址包括屋苑名稱、樓層、座數及室,正常的話會顯示這物業的最新估價,但如顯示「0」或「不適用」的話,好大機會在銀行角度你層樓是凶宅,基本上銀行會拒絕你的按揭申請。若單位有估價但估價比其他的單位為低,在這情況下,準買家便能推斷出該單位是有問題了。要求地產代理簽字作証香港法律上,地產代理是有義務及有責任在成交前告知新買家該單位是否凶宅,如果物業代理知道該單位是凶宅,然後在促成交易時故意隱瞞,業主便能藉此原因追討損失又或是踢契。故此, 買家可以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前,要求地產代理簽字作實證證實該單位不是凶宅。因為如果地產代理簽名作實,之後查出涉及的單位是凶宅,地產代理便需要負責任。故此地產代理一定會很小心確保涉及的物業不是凶宅。向管理員及街坊查詢大型物管公司管理的屋苑管理員一般都訓練有素,當你向他查問時,他們為免招惹麻煩都會說「唔係好清楚」,但小型屋苑或單幢樓嘅管理員就有機會透露一些消息。另外,你亦可請教區內公園的街坊,他們有機會同你講晒成個故仔嘅來龍去脈。透過政府土地注冊署處網頁在土地註冊記錄(查冊)內,有些情況下會看到單位被註上死亡證。死亡證會記錄死者身份、死亡日期、地點以及死因。可是,查冊內只會註上與業權有關的文件,如果死者並非單位業主,他的死亡證便不會被註上查冊。反過來說,業主在持有單位期間身故,又是否一定會有死亡證註上查冊呢?假如單位是以聯權契(長命契)形式持有,只須將已過身業主的死亡證註上查冊,基本已確立其餘在生業主業權,這情況下常會見到過身業主的死亡證。假如單位是以單名或分權契形式持有,有關業權將以遺產承辦形式處理,便不會註上死亡證了。假如賣家是從遺產承辦中獲得業權,買家可嘗試向賣家索取往生者的死亡證,以查看有關資訊。但假如遺產承辦是再上一手業主的個案,便難以取得往生者的死亡證了。相關文章:凶宅在銀行估到價,可以做按揭?